【上接《李想又要赴美上市了,高中輟學的他憑什麼?(一)》】
關注何所思,查看更多牛人
2014年4月,特斯拉總裁埃隆·馬斯克,專程飛到中國,向7位中國首批特斯拉用戶,交付車鑰匙。
李想正是這7位用戶中的一位。那輛紅色的Model S,讓李想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駕駛感覺。
而馬斯克的傳奇經歷,更是讓李想浮想聯翩:一個毫無造車經驗的新公司,能夠造出這樣的汽車,顛覆百年傳承的傳統汽車製造業。馬斯克可以,我為什麼不可以?
這個念頭在李想的腦海裡揮之不去。
2014年國慶,一位叫李斌的朋友約李想聊天。李斌是汽車網站易車網的創始人和董事長。都說同行如冤家,但李斌和李想卻是好朋友。
李斌問李想:我想自己做車,你要不要一起來?
李想想了想,說:投資可以,合夥就不了。
李想給李斌投了1500萬美元,成了蔚來汽車的原始股東。
而不合夥,原因是李想自己也想做。
據左林右狸張夢華報導:2015年初,李想告訴投資人黃明明,說想從汽車之家退出,自己造車。黃明明說,你傻呀,汽車之家眼看就要上百億美元市值的,為什麼要退出?
李想說:「我可能在有生之年再造一個豐田,還有什麼事比這個更刺激的?如果融不到錢,我自己先掏一億美元。」
黃明明說,你要決定了做,那我也投。
後來,黃明明表示:「李想這種級別的企業家,閉著眼睛也要投,他跟你說一事,你當時覺得不靠譜,你也得投。」
李想做事,當然不會不靠譜,他此前的經歷已經證明過了。
資金沒有問題了。李想也就開始張羅新專案的準備事宜。
2015年4月10日,李想的造車新公司「車和家」,在北京順義區高麗營鎮註冊。
2015年6月30日,李想宣佈不再擔任汽車之家總裁,保留董事席位。
2015年7月1日,李想正式宣佈車和家成立。
李想與車和家/圖源:新出行
自詡中國最懂車、最懂用戶的李想,雄心勃勃地規劃了兩款產品。
第一款產品,是一款「小型智慧電動汽車」(Smart Electric Vehicle),簡稱SEV。
這款車售價只要幾萬元,車身極小,平常的停車位,一個能停下4輛,不用建充電樁,電瓶可以拎回家充電。
聽起來非常有吸引力,李想投了2個億做研發和建生產線。
新的團隊和投資人,都對這個項目寄予了厚望。
可是,緊鑼密鼓忙活兩年後,李想苦苦盼望的國內低速電動車政策法規,遲遲沒有出臺。而沒有相應法規,拿不到許可,車就不能出售和上路。
互聯網時代,沒有哪個投資人能等得起這樣一個毫無希望的項目。
無奈之下,李想宣佈,SEV專案暫時放棄。全力主攻第二個專案:理想one。
這是一款中大型SUV,主打80後奶爸消費者。有6座和7座兩種設計,瞄準的就是全家出遊的需求。
全家出遊,很多時候是長途,對於新能源車而言,開長途是不可言說的痛。萬一開到一半沒電了,無法像燃油車一樣隨時加油,只能等待救援。
李想的解決辦法,是做增程式油電混動。
所謂增程,就是平時可以用電,如果快沒電了,可以用燃油發電,把電充到電池裡面補充電量。